保温工程网

搜索

公共建筑能耗主要受到围护结构是否保温

[复制链接]
查看: 692|回复: 0

1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19-6-20 12: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建能耗主要受到围护结构是否保温的影响。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能耗中的主要部分,因此,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对于实现公共建筑50%的节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为了使建筑物适应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满足节能要求,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建筑气候分区,确定建筑围护结构合理的热工性能参数。编制本标准时,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系按如下方法确定的:采用DOE一2程序,将基准”建筑模型置于我国不同地区进行能耗分析,以现有的建筑能耗基数上再节约50%作为节能标准的目标,不断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同时也考虑采暖空调系统的效率提高和照明系统的节能),直至能耗指标的降低达到上述目标为止,这时的传热系数就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确定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时也从工程实践的角度考虑了可行性、合理性。
外墙的传热系数采用平均传热系数,即按面积加权法求得的传热系数,主要是必须考虑围护结构周边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热桥”的影响,以保证建筑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不超过标准的要求,不至于造成建筑耗热量或耗冷量的计算值偏小,使设计的建筑物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北方严寒、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建筑的冬季防寒保温,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的采暖能耗影响很大。因此,在严寒、寒冷地区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要求较高,同时为了便于操作,按气候条件细分成三片,以规定性指标作为节能设计的主要依据。
夏热冬冷地区既要满足冬季保温又要考虑夏季的隔热,不同于北方采暖建筑主要考虑单向的传热过程。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地节能居住建筑试点工程的实际测试数据和DOE一2程序能耗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在这一地区当改变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时,随着K值的减少,能耗指标的降低并非按线性规律变化,对于公共建筑(办公楼、商场、宾馆等)当屋面K值降为O.8W/(m2·K),外墙平均K值降为1.1W/(m2·K)时,再减小K值对降低建筑能耗已不明显,如图4.2.2所示。因此,本标准考虑到以上因素,认为屋面K值定为O.7W/(m2·K),外墙K值为1.0W/(m2·K),在目前情况下对整个地区都是比较适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